Spiga

从时代出版传媒上市想到资本运作

20081118日,传出了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上市大会的消息。这个日子会很容易让在下记住,因为同属传媒行业的在下的东家,也曾经是选择了1118日作为成立的日子,只是距今已经整22年。

8”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实在是个吉利的好数字,满社会都是对“8”的追逐,即便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活动亦不免俗,选择了200888日(农历也是七月初八)晚8时正式开场,相当地彰显“中国特色”。而在商业领域,这方面似乎就更讲究了。也许就是基于这么个考虑,尽管借壳上市的时代出版传媒,上市的名称早在115日便已经由原来的“科大创新”改成了“时代出版”,但还是选择了这么个好日子来宣告正式成立。毕竟,中国人的大事历来喜好选在黄道吉日,号称中国大陆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实现出版主业整体上市的公司,对于业界众多正进行着上市积极筹划的出版集团来说,具备模范意义,当然要讨个好彩头;而从行业特性来说,不论出版还是关涉范围更广一些的传媒,放到市场条件下去操作,说到底也就是一场商业经营活动,商业领域讲究的东西它自然也得讲究,更何况时代出版这一回是要登陆资本市场,为资本的意志服务。

##CONTINUE##

呵呵,说回正经的。早在五六年前,即有国内某些出版单位(譬如湖南出版集团)对登陆资本市场跃跃欲试,无奈当局对于内容行业的“特别重视”与资本市场本身的一些原因,上市也只能是心里边想想,找不到现实操作的可能性。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通过与百联公司合作,借壳“华联超市”而登陆A股,成为国内出版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尔后,四川新华文轩又作为首个境外上市的出版单位,在香港H股市场成功实现IPO,进一步引爆出版行业登录资本市场的兴趣,不过这两家公司上市的仅是发行方面的资产。200711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出席第二届国际文博会时表示,13家改制后的出版单位将会在1年内上市。一个多月后,辽宁出版传媒于1221日在A股市场完成IPO,成为国内首支将编辑和发行业务打包上市的股份,也开启了国内大型出版集团改制上市的序幕。但孙副署长表态之后的这一年内,却只有安徽出版集团以其出版、印刷等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1.22亿股,从而持有科大创新61.92%的股份,实现借壳上市,而同样欲借壳上市的凤凰出版集团(借壳ST耀华)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壳ST国药),因中小股东的质疑及重组方面的问题,未能如愿,其他原本计划于本年度进行IPO的出版集团,相关工作也将延后。

目前,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糟糕的资本市场状况,相信也是一些出版集团延缓上市的重要原因;此外,政策面的状况、转企改制的程度、相关企业管理运作体系设计与股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摆在谋划上市的公司面前的一道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安徽出版集团成功上市之前,也传出了中国第一期刊《读者》出版集团启动上市步伐的消息,另有如湖南、浙江、江西、重庆等省市的出版集团以及中国出版集团,一直也在为上市做着积极的努力。尽管2008年出版集团的上市低于预期,但伴随着新闻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状况的改善,相信在接下来的三五年内,国内出版传媒类股份将会在资本市场密集登陆。

在政策面逐步宽松,经济、体制与市场环境不断成熟的背景下,资本运作目前已开始成为出版传媒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除了上市,出版单位内部资产重组,跨地域、跨行业收购、重组的经营活动,这一两年中也屡见不鲜。而依靠技术进步所造成的行业壁垒消融,与资本运作的推力之下,在经营范围方面,许多的出版集团在积极拓展出版主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跨介质、跨行业,广泛涉足领近产业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譬如IT、影视、动漫、物流、会展、教育、信息咨询行业等,呈现出一派“大传媒”运作的气象,此外,重庆出版集团等单位还曾从事房地产经营。可以说,传统的图书出版业通过近些年市场竞争的不断引入,旧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化、企业化管理与运作不断彰显,出版单位也开始真正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进一步释放出其内容产业的属性。

中山大学的直选与培养顺民的教育

今天,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结果揭晓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处在重要新闻的位置。刚刚过去的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和麦凯恩密集的选战,让我们这与美国万里之遥的国度,也被吸去不少的目光。而趁着总统大选的余温,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的这场直选,自然为媒体创造了又一道不错的吸引眼球的接续素材,甚至被很多次冠以“第一个吃螃蟹者”之名。不过,无论历史上的情况究竟如何,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这样的选举过程与操作方式,确实算得上是件新鲜事,故其本身也已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

从各方的报道内容中可看出,这样的选举具有相当的异域风味,至少和国内几十年来的“传统”迥异。密集的选战与宣传攻势,广泛地发动与民主权利的行使,从竞选纲领、团队组建、形象包装、宣传策划,到路边公开拉票演说,候选人针锋相对地进行现场辩论,各位参选者与其竞选团队可谓是真刀真枪地在选战的“腥风血雨”中冲杀;通过势力权衡、策略运用与积极努力,力图尽可能多地争取每一位拥有投票资格的“选民”同学的关注、了解、认同、支持。尽管这怎么折腾也只是一次校园领袖的选举,整个的过程只在短短的三个星期,范围也仅限于一校之地,难以有什么大的收效,但我们还是得肯定这种尝试具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之中不仅考验到候选人和其团队的素质,让他们经历了当前环境下难得的民主的体验,在校园内做了一次关于民主、民意的启蒙工作,也让我们再一次联想到当前的教育,乃至整个体制环境。

##CONTINUE##

我们的教育尽管名义上有诸多的标榜,但其实质则基本上是培养顺民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好好听老师的话、家长的话、书本上说的话,做试题的奴隶,做分数的奴隶。提问、质疑或者使用了某种不一样的方式,常为人当作一种离经叛道而被“积极矫正”,哪怕是用左手写了几个字,旁边也会有些个好心人指点着赶快换到右手才对,而不管你是不是天生的左撇子。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大学,几年混下来,发觉此地亦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氛围之下,空收纳了一些青春的面孔,依旧是教导大家好好听话,老老实实呆着。那种所谓的热烈青春与呼唤,只不过是被绑架来,抹上许多另外的颜色,作为劝导的用途,白纸黑字牢牢地定格在那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那点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只能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偷偷摸摸地做一点想念,仿若意淫一般。至于什么是民主,何以要民主,如何实现民主?则完全不是老师讲课的范围,更谈不上进行现实的真正民主实践过程的操练,当然也就无所谓民主的经验。哪怕再微观一点,仅就演说的技术或领袖的气质而言,我们今天的大学又对此做过多少真正地培养与塑造?试想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又能产生怎样的“领袖与精英”,如何来引领与支撑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前进?

再从体制的角度来看看。讲起来,学生会该是一种学生自治性质的社团组织,社团的各位负责人,理当按照社团内的相关章程,由学生自行选举产生,对同学们负责。但在行政掌控、官僚主义风气大肆侵袭整个教育体系的氛围之中,学术做不到独立,学校也做不到自治。那么,高校里最大的两个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团委会,名义上由学生自治,实则也就是行政化的学校管理部门的附庸、傀儡,沦为协助校方管理、监控学生的工具,不仅基本谈不上什么独立的性格,甚至还沾染上不少官僚的习气。既然我们的行政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大背景,那么处在体制之内的所谓的学生社团的干部,从选举过程到开展工作,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头说了算,对上头负责的具体而微的表现。真正面向学生,集中校园民意的事情,大多只是限定在文艺、体育的范围之内,凡关涉思想、运动、革新等方面的言论、活动,则属于禁区。完全不像民国时期的学生社团,为他所代表的群体争取空间与权益,同时作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参与到社会的运动与革新进程里。

或许,太多过去的事情让我们心有余悸;或许,这种状况的形成与留存在我们民族性格里面的某些基因也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说的“我们没有独立思考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缺少鉴赏能力,什么都是和稀泥”,“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允许这样做”,因为“有思考的奴隶最危险”。于是,一种更不可救药却始终发生的事实是,在文化酱缸的浸染,和长期的如此训导之下,我们也习惯了听话,习惯了放弃自我的主张,要么乖乖地俯下身子,等待“旨意”,要么心甘情愿又稀里糊涂地被些莫名其妙的什么人给代表。

在国内,这几年也偶尔听见一些直选的消息蹦出来,不过大多是些农村、社区基层直选之类的,小地方小范围的小打小闹,但几个月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冒出了一个消息说想学香港进行所谓的市长直选,让咱这个社会,特别是媒体热议了好一下,譬如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时事辩论会》,一干人等就曾摆事实讲道理,从西方宪政体系到东方古国的过去与现今,争论得那叫一个激烈。但是,直到现在,那也只能是幻想中的一个美丽肥皂泡而已。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不进行改革,代表大众的民意,为大众负责,也就往往是停留在了口头上,大众的民意也就难于找到实现的空间。而学术不独立,大学不能摆脱行政掌控的局面,校园内的自治,一切也恐怕只是空谈。就像此次即便圆满完成了一次直选的校园民主尝试,则学生社团的自治也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正地由学生自治,为学生服务。当然,在目前整个改革的大气候中,对于刚刚完成学生会主席直选操作的中山大学,和新当选的蓝国瑜同学,我们还是应该有所期待,尽管后续的工作会很艰难,很不确定。

2008/11/13

中国知网终于发了硕士论文稿费

今早上网,看到QQ群里的一则中国知网(CNKI)给已收录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稿费的消息。按照QQ群中提供的网址,打开学校图书馆的网页,发觉只是针对2008届的毕业生,忽然间心里边有点忿忿然——我的硕士论文2005年的时候就被CNKI收录了,至今没看到他们对我有什么交代!后来按通知上的号码拨电话,心里边同时也几乎做好了与其理论的准备,说明情况,答曰:往年的也付。心情方平静了些。

其实在乎的并不是那点物质上的收益,知网开出的价值300块的知网点卡与60块现金的价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去甚远,也实在是无法对得起自己做论文时付出的心血。不过习惯了免费或低价获得资源进而获取高额商业回报的知网,好歹是在版权保护方面又做出了一点工作。而且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得到了主张的机会,即便是如此的低廉,也还是可以算作一种安慰。

中国知网(CNKI)号称最大的中文学术数据库,隶属于清华同方,与万方、维普资讯同为国内三大有影响力的学术资源信息库。从出版的角度来说,知网就是一家内容提供商,是一种目前数字出版领域发展与盈利状况较为明朗的学术出版活动。它目前收录有7000多种中文期刊、1000多种报纸、300多家国内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全国各学会一些重要的会议论文等数据。这些数据经分类编辑、整理成库,再卖给有需要的机构及个人有偿使用,个人用户下载价钱为每页5毛,并不便宜。有信息透露,知网的收益在2004年即已经上亿,成为清华同方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技术手段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创生、获取与传播的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侵权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更不幸的是我们这儿是一个盗版泛滥的国度,知识产权的意识相当薄弱,而且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约束机制与维权渠道又颇不健全。估计电脑前的国人,很少能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没沾过盗版的,于是我们每个人即是盗版的受害者,又是受惠者。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版权保护的逐渐觉醒,数字版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CONTINUE##

作为一个学术内容的集成提供商,几大数据库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是技术平台而已,用来服务和赚取利润的信息内容,基本上靠购买,其自身并不具备资源的原始创生能力。而购买的途径往往是一些出版社、期刊社、行业学会、高校、研究机构等,通过与这些机构签订所谓的授权协议,然后付给他们一定的费用(基本上都是比较少的),从而获得内容;或者通过某些公关的手段,搞定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而获得某些行政的支持,得到免费或者价格极其低廉的内容资源。但非常危险的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常常忽略了一些资源的真正著作权主体——作者本人,既没有征得作者本人同意,也没有将应得的稿酬付给真正应该得的主体。

近年来,围绕着知网、万方、维普资讯这几家国内比较大的学术资源库的版权纠纷不断。规模大一点的如2005年河北32名作者投诉知网、2008480名硕士博士起诉万方、以及还正在审理中的北京104名硕士博士起诉知网等,据《中国法院网》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100余名硕士博士先后对国内的这几家学术数据库提起诉讼。这些维权行动,一方面会让我们为国内这种版权保护的现状感到痛心,而另外一方面,又会为社会与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有些欣慰。尽管这种主张权利的斗争并不容易,在一个强势的,甚至可能与权力部门有勾结的集团面前,平头百姓终归处于弱势,但我们始终还是要走出这一步才行。


PS:如若有朋友的硕博论文也被知网收录了而没有得到稿费,不妨按下面的方式联系啊。

联系人:吴 兰        联系电话:010-62791817、62791827   
传    真:010-62791817、62791814      E--mail:wl3324@cnki.net
通讯地址:北京 清华大学邮局84-48信箱 采编中心 (邮编:100084)

胡适大师的教诲

胡适

近读与胡适之先生有关的书。

其实这样的阅读放到现在进行,只能说是补课了。对这位20世纪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的中心人物,本该早就要了解的。但在我们先前所受之教育中间,不仅没有怎么提到大师的故事,反而因为意识形态等缘由,将其视作反面的典型,如此则妨碍了视听。

那天弄回来的书很多,包括传记故事、学术讲演集及人物品评之类。我先找了本《胡适:努力人生》来读,此本传记并非名家之作,特别是和同时借回来的另几本出自余英时、唐德刚这样的著名人物之手的大作相比较的话。全书主要以小说体的方式,对胡适先生生平作了全面而通俗的讲述,而且在讲述某些具体事情或观点时,摘引了一些胡适先生日记及往来书信中的言语,以资佐证或进行说明。据作者后记所言,这也是胡大师力倡的所谓的“述学法”。我对历史学知之甚少,当然不懂得这种方法的具体内涵,但粗略印象,觉得其带着一些“小心求证”的意味,似乎也是大师所强调之“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态度的一种直接反映。而且因为胡大师自己的话或文字记录的加入,也让小说体的人物传记更显真实。对如我一样,先前对胡适之先生基本不了解的人来说,看过之后也能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印象深刻。

书中提及的胡先生一些观点与认识,或许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曾经受到过这样那样的所谓批判,但放到今天来看,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特别是大师所提倡的学术独立之精神,今天的学人更是应该铭记、信守,中国历朝历代,攀龙附凤的所谓知识分子比比皆是,而学术独立精神之奉行者相比之下则没有多少。另外还有许多治学的态度、方法,譬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也都是学人们应该有的一些操守。

##CONTINUE##

那天在网上溜达,偶然发现不少胡大师的名言与手书,便赶紧收藏了,今天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的深刻道理,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










更多胡适之先生手书图片详见:http://picasaweb.google.com/youngpress/UmynEI#

六十年前的情话与今天的努力


看完《海角七号》已是深夜,本已极疲乏,却久久不能昧。

“海角七号”是一个被时光吞噬了的地址,至少今天居住在恒春的老老少少,基本上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所以,日本寄来的邮包便无法投递。然而,有些叛逆的男主角阿嘉一次好奇的拆封,终于没有让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一些唯美的文字湮没在时光里。台湾光复,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随之结束,日本来的老师也将要作为战败国的子民回去日本,不得不与那位叫作小岛友子的台湾爱人分离。带着战争留下来的心理阴霾,搭乘远行的大船,在与心爱的女孩渐行渐远中,老师带着揪心的思念,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封又一封情书。当六十多年后,情书里的文字穿插在影片之中被吟诵时,尽管看电影的人们只能通过字幕了解其中的内容,却很难不被其深深感动。也许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也都埋藏着一颗纯美爱情的种子,只是有些发芽,有些没有。

##CONTINUE##

爱情当然是影片的重要主题,如前所述,也是打动观众的重要部分。但除了爱情,小人物的奋斗同样让我们感动。影片选择台湾南部一个叫恒春的海边小镇,以日本明星演唱会的暖场表演作为故事的凝结点,意图通过小镇的风物与一些小人物,来展示南台湾普通民众为生活的积极努力。作为一个怀揣着梦想的摇滚青年,范逸臣饰演的阿嘉在经过15年的努力和“北(台北)漂”的日子,在影片的一开始,即用一句“我操你妈的台北”宣告自己带着失意向家乡的回归;在和一群“破铜乱铁”仿若闹剧一般的进行暖场表演排练的时候,尽管摇滚青年的叛逆和耍酷依旧时时发作,但总还是与大家一道做着积极的努力。而另一个同样叫友子,过气了的日本模特,尽管遭遇公司不公正的工作安排,尽管偶尔也会发一点娇小姐的脾气,待到开始工作的时候,也会认真努力,力图尽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即便老如茂伯,平日的生活里,每天骑着小摩托在恒春走街串巷,投送信件、邮包,在因为腿伤而不得不把邮递员的工作交给阿嘉来做的时候,他对邮包的分类整理,对行走路线的认真设计,也直接透露出他在工作方面的责任感;至于参加乐队表演,诚然一开始的进入有点“幕后交易”的性质,但几十岁的人了仍能很认真地学弹贝斯;我相信每位有留心的观众,都会为作为铃鼓手的茂伯在最后演出时的疯狂而忍俊不禁,而那份少见的老年人的疯狂也在不经意间感动了你我。还有那位极度敬业的“咋呼”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喜欢老板娘的修车房帮工水蛙,一直守护着与已经失踪的老婆的爱情的警察劳马,唱诗班钢琴伴奏小女生大大,这样组合起来的乐队实在有些令人崩溃,就像阿嘉自己描述的“一堆破铜烂铁”,但内心之中的音乐梦想驱使着他们携手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好了准备,为恒春的人们奉献了一次可谓精彩的演出,完成大家都以为不可能完成的暖场表演任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怕平日里在恒春那个小地方也都显得相当的默默无闻,但他们的努力却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感动。

我特别喜欢影片中的婚宴那场戏,用看似喧嚣实则温情的环境气氛,加上原住民小米酒的催化,让隐藏在每个人内心里面的情感来一次集体释放,让人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故事。影片中两次出现的彩虹,尽管有些为现代生活中的阿嘉与友子相爱推波助澜的味道,但那七彩的颜色,又何尝不是在表现这些小人物们内心里怀揣着的斑斓梦想?!

作为一部讲述音乐、爱情和梦想的电影,《海角七号》自然在音乐方面也是费尽心思。疗伤歌手中孝介自弹自唱《各自远飏》,虽然依旧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但他用沙哑嗓音,伴着主角们各自的情感片段,有如诉说一般的演绎之时,电影外面的人也感觉到无限的惆怅。而影片结尾范逸臣与中孝介一同唱起《野玫瑰》,画面则由演唱会现场切换到暮色下的庭院一角,镜头从门外慢慢推近,然后聚焦在已经年迈的友子身上,当她转身,诧异地打开那个陌生的铁盒又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再从信封中缓缓抽出爱人六十多年前写给自己的那许多甜蜜而又忧伤的情书,记忆开始回到1945年那个最后分离的码头,那份等待爱人的焦急与忐忑,那种眼睁睁看着爱人离去的刺痛……沙哑的声线、玫瑰的歌唱主题、似曾眠的爱情记忆,混在一起,在观众的心里沉淀下深刻又沉重的感动。

其实电影看得多了,纯美的爱情故事也就见识得多,就单论情书的影响力而言,此片当然不能与十年前日本的《情书》相比,但远洋旅行之中的书写,显然更能引发我的感触。曾经看艾芜的《想到漂泊》,开篇即讲起坐船南下的“平生中最难有的快事”,作为读者,我也深受感染,也许因为我也曾经有着长期的苦闷心情,又并没有过实际的漂泊,所以我也憧憬着平生能有那么一次长途的旅行与漂泊;近些天里读一本胡适的传记,书中在讲述大师生平故事的时候,对其在越洋航程中的生活与书信也多有讲述。许是这些个因素杂糅在一起,令我也忽然间开始向往一次坐上大轮船,几十日漂泊于海上的旅程。

不过《海角七号》的确是一部近年来品质不错的台湾电影。在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大师要么故去,要么远走,要么淡出之后,外来大片的冲击让原本就有些风雨飘摇的台湾本土电影更加举步维艰。导演魏德圣就是在这样的狭缝中求得生存,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投入的条件下,愣是拍出了台湾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而4亿多新台币的票房成绩,也实实在在地说明了今天的台湾人内心深处,仍然对优秀的本土电影怀着强烈的期待。希望《海角七号》的爆红不只是一个罕见个案,而是能为整个台湾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2008/10/31

“标题党”初体验

做了很长时间的网络编辑,但因为主要是学术性的资源,加之没有太多点击率方面的压力,做标题时一向中规中矩,主要还是依据内容来,基本上没有朝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方面想过,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对标题党的套路并不了解。

几日前看到北京贝贝特同事MSN签名上有关一篇谢晋访谈的消息,正好当时为给社里博客贡献点东西而发愁,于是找同事要了来。因为同事叮嘱要纸媒先发,所以我们得等到上周五以后才能弄,周四,《国际先驱导报》果然刊出了节选,但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很多的转载,这下子让我们有点焦急,随着谢导的去世,有关他的消息一时间是网上的点击热点,如果纸媒节选的那篇在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了的话,我们再做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幸而新浪、搜狐等门户还没有弄,而这两家门户也是我们主攻的方向,所以和市场科的同事商量之后,决定转换角度,好好编辑一下再发。

稿子是一篇美国汉学家对谢晋导演的专访,很长,有两万多字,而且访谈的时间是在2002年底,离现在也已经快6年了,因为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中文版直到今年10月才由我们社的北京公司出。周末,两天下雨,索性没有出外活动,便把稿子仔仔细细看完,考虑到这篇东西是要发布在博客上的,网络的阅读行为大多只能称作浏览,不像图书那样是深阅读,就删掉了近一万字,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成了几部分,还弄了编者按。老实说,干网络资源编辑这活我也并非新手,但纯粹“走市场”的东东还真没咋弄过。

今日一早,把整理后的文稿发给同事,请他再帮忙看看。同事是负责我们社网络宣传及《工作简报》编辑工作的,在宣传及编辑工作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战经验都较我为丰富。稍后,我再去了他办公室请教。他对内容并没有提太多意见,不过对标题不甚满意。的确,我还是按照以前编学术资源的思路,主要根据文章内容来,用中心句,而这些句子尽管基本能统领各段落的意思,但在语言方面实在平淡了点,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特别是放在娱乐、情色、八卦风气甚浓厚的互联网上,难得让网友们的眼球兴奋起来。

没办法,只得改。同事以第一部分为例,提了一点建议。第一部分绝大多数的文字是谈早年学习戏剧的经历和自己的一些老师,但在开头提到一下小时候受爱迪生影响欲做发明家,同事建议我用“谢晋小时候想当‘爱迪生’”这样的表达做标题。我忽然有点领悟,觉得标题需要具备一定的话题性,谢晋做电影导演大家都知道,但其相当发明家,这个信息估计了解的人不多,于是就有了第一个兴趣点,接下来“他为什么想当发明家呢?”、“他又是怎么放弃当发明家的梦想而转做电影导演?”,读者的脑子里也许随之会出现一系列的问号,于是——读读正文内容!在读者决定读正文的那一刻,标题的作用便充分发挥出来了。想到这里,我仿佛有点开窍。

##CONTINUE##

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冥思苦想。又把全文通读了一遍,从中挑选比较吸引眼球的词语、句子,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因为受了同事的启发,这回弄起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于是几乎所有的标题都被我改过来了。譬如“《红色娘子军》最成功的是描写主角的成长历程”改成了“《红色娘子军》原来的版本里也有爱情”,用“原来的版本”引发读者猎奇的心理,加上“爱情”又是让标题更香艳些,符合网络上的八卦风气,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不雅;譬如将“如果一个剧本只有六十分,我一定把它拍到七八十分”,改成“六十分的剧本,我拍到七八十分”,更简洁一些;特别是全文的标题,原作者用的是“电影创作六十年”,显然吸引力有些弱,而纸媒在发表的时候,已经抢先用了“谢晋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外国研究者专访首次披露”,那“最后”与“首次”这两个比较吸眼球的词我们若再用,势必不太好,改是当然要改的,问题是怎么改,我心里边实在不是很清楚。又一翻冥思苦想,先是改成了“谢晋与美国汉学家谈电影”,尽管很符合文章内容,而且也突出了老外、学者这样的元素,但问题是依旧平淡,而且谢晋本身是娱乐圈里的人,喜欢娱乐的人距离学术研究往往有点远,这个标题显然又不好。突然间在我自己写的编者按中看到“对其自身的电影传奇侃侃而谈,还特别揭示了其早期成长、经典作品等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灵机一动,就用揭秘的思路吧,似乎这样的东西在网上也看得比较多,或说当下比较流行,符合大众窥秘和八卦的心理,于是,最终我把标题做成了“谢晋自揭经典电影背后的故事”。大标题终于敲定,有点如释重放的感觉。虽然这些修改过后的标题不见得有什么水平,但个人感觉至少比前面的标题有所提高了。

当然,我知道自己离真正的标题党还比较远,我还是尽量在标题统领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来做放大眼球效应的事,绝非纯粹的八卦风格。这一来是因为发这篇资源的目的主要在于图书的宣传,北京贝贝特“电影馆”的图书格调一向还是比较高雅的,宣传的时候显然也不能离这个雅的风格太远,而且这个博客的格调一向也还不低;二来是由于我本人上网时的一些体验,我很不喜欢那种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八卦风格,网络上信息资讯浩如烟海,我常常也是依据标题内容的判断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我阅读的时候还是比较认真的,所以一篇文章读起来,往往用的时间比别人多,当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完毕,却发现文章内容与标题甚异,忽然间会有一种强烈的上当受骗感觉,偶尔实在忍不住,也会骂几句“标题党”,只是主要在心里边罢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编辑,我当然不希望网友在看到我编辑的资源时,会有受骗的感觉。

大学时候选修新闻学的课程,老先生倒是讲过一些有关标题制作的内容,不过因为选修课的课时与内容限制,我自己对整个新闻学的陌生,以及读书看报、文字功底方面的欠缺,而没有很深刻地理解先生所讲。待到工作,进入编辑行列,也因为至今没有真正做过书而缺少文字锤炼方面的锻炼。而对于文字的把握功力,实在也是编辑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上次听北京公司老总刘瑞琳的讲座,其中谈到图书标题的问题,她特别列举了《退步集续编》、《非常语文》、《消失的搭车客》等图书在取名方面费的一番周折,给我带来不小的收获。看似简洁的标题,背后其实包含了许多的智慧与脑筋,而且很可能愈简洁的标题费的心思愈多;简单的词语所折射出的不仅是对读者眼球的刺激,更是图书的卖点,是对市场状况与读者购买心理的把握,是有可能对图书的销售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

近两年网络编辑的经历让我懂得,在当下搜索引擎大行其道的网络浏览中,关键词的界定实在对资源的点击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眼球经济中还有哪些需要编辑认识和理解的作用规律,还需要仔细地多琢磨。

2008/11/3

PS:以上这些文字,其实是在一种兴奋心情的蛊惑之下而写的,冷静下来想想,不免觉得无论内容还是表达,都相当的幼稚,特别是之中描述标题内容制作思考过程的那部分。经过同事的努力,最后发布的东西当然比我在此记述的好很多。不过,这一次的体验从很多层面,的的确确是给我带来了启发与收获。这得好好感谢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