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ga

开博三年

三年前的今晚,我把开博当作一份圣诞礼物送给了自己。三年来,尽管因为时间与心情的不一而时有荒草,但好歹是弄了个三年,多多少少做了一些耕耘工作。

开博之初,只是单纯地有种表达心情的冲动,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对博客的认识停留在网络日记本的状态,所发的博文大多是属于叽叽歪歪有病无病呻吟的类型,到今年,终于在内容方面有了一点转型,也开始试图学着使用一种切实的说话方式。

如今,对于博客的看法与三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一样。也许这主要是缘于我做兴华教育网工作之故。我们的网站上也开设了博客系统,作为运营者,心里面是朝着网络教研方面想的,希望博客能够成为老师们专业成长的平台,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多一些专业性的研讨内容,而非单纯的心情日记。也许正是这种工作方面的目标改变了我对博客的认识,特别是从网站上看到某些老师的一些变化,更深地触动了我,进而也使得我自己博客上内容与表述方式发生变化。

##CONTINUE##

今年,曾经决定很好的地伺弄一下博客,并在blogger上开了一个,还特别希望自己能说些专业一点的话,以一种观察者洞察的方式。可惜终究脑袋里没货,写出来的文字不仅少,而且认识也是十分的幼稚,但老实说,我并没有为此而沮丧,而是暗地里为自己鼓劲,期待着总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与表达都能够变得成熟。呵呵,这一点可谓是我近来有关于博客的私心,如今说出来,希望没有贻笑大方。

对出版社的博客做点帮衬工作,可以说是又增加了一些我对博客的认识。这里边包含有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就技术来说主要是有关seo的一些东西,当年做网站,对于seo几乎是一窍不通,甚至不知道还需要做这种类型的工作,为了提高博客流量,对博客的一些工作从前台到后台进行一些修改完善,于是就去琢磨了很多相关的东西,也就了解到什么是seoseo的某些技巧。至于内容的话,还得感谢段哥才行,在打磨一些内容时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指点,才会找到一些改进和提高的方向。我自我感觉对网络资源编辑的认识有所提高,譬如标题的制作与某些内文的挑选,慢慢改掉一些原来太过学术化的操作方式,而更多考虑网络媒体的特性与眼球偏好。有些东西真的只有在真实的操作中,方能获得最真实和深刻的认识。

对于此后博客的伺弄,也许今天敢说的只是会不断地坚持下去,当然也希望这种坚持带给自己的不只是一份记录,还有些实质性的成长的东西。

唐力教授的50年教育人生

对于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来说,唐力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不仅毕生与化学结缘,培养了无数学子,而且连续20年从事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并以其坚持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巨,至今为化学教育界所罕见,给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82008,唐力教授献身教育已经整整50年。这50年间,他用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书写了一段奋斗的传奇。今天,在我们纪念他这50年非凡成就之际,我们有必要拂去历史的轻烟薄雾,回望这位在教育的道路上走了半个世纪的长者,虔诚跋涉的足迹。

 ##CONTINUE##

求学

唐力教授出生于山河破碎的年月,和当年每一位志存高远的湖湘学子一样,他在求学路上也是历尽艰辛。那时候的湖南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战火中艰难读完小学与高中之后,他步行140多公里,报考益阳师范学校。1954年,新中国始设的高考,犹如久旱之后降甘霖,点亮了他心中的希望,他毅然克服重重困难,继续为求学而奔走,只身一人来到离家600多公里外的桂林,就读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化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学校第一届本科生,广西师范学院当时只有化学、数学、中文3个专业招收本科生,考取难度显而易见。1958年,由于学习成绩与政治表现均特别优异,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留校任教,在那个时代,要做到这些实属不易。

生命不息,求学不止。1982年,为进一步提高学识水平,在身为大学教师20余年之后,他又远赴苏州大学进修“高等无机”,重新做起了学生。而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刚开始为国内教育工作者关注时,他以花甲的高龄做了一回“潮人”。1995年,唐教授自掏腰包三万余元先后购买了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自学起许多小他二三十岁的人当时都望而生畏的计算机操作,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五笔打字,还熟悉了操作系统,文字、图表、图形处理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此后的教学、讲学他都用电脑来做演示,资料查阅、论文撰写等研究工作也都放到电脑和网络上来进行。

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一直贯穿着唐力教授的人生旅程。而求知路上的不畏艰辛,不懈进取,也为他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功造就了深厚的基础。

 

教学

作为一位教育改革事业的先锋者,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待教学,不落窠臼,勇于探索,力求给予学生独到的教育,不仅以知识育人,也用他的精神感动、感染人。

50年前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刻起,唐教授就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教学犹如一股清泉,为每一位学子的心田带来持久的滋润。为此,他对教学工作总是加倍地付出努力。每一堂课前他都会认真做好备课工作,那些教科书中密密麻麻的红字符便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课堂绝非照本宣科、自己滔滔不绝讲授的枯燥乏味的独角戏,他喜欢联系实际,将一些深奥的理论进行解构,然后犹如剥洋葱一般地层层启发,深入浅出地做解析,然而,他讲课又言简意赅,从不说无关之词,同时,很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课堂中研讨气氛的构建,每讲完一个重点内容,都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和提问的机会。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是他在教学中非常看重的,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深入思考,一位学生曾这样描述:“唐力老师讲课的进度比较快,在上课前,如果不进行充分的预习,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的;每上完一堂课,他都会给我们留下作业,这些作业也必须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进行深入地思考之后才能很好地完成。”他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科研设计与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做,但并非不闻不问,而是默默地关注着整个研究与实践过程的进展,关注着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引、指导,借着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他为学生们创造了大量深入教学一线的机会,而学生们到中学做教学实践,他也是一遍一遍地跑,一堂一堂的听课。他还密切关注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力求为教学活动多输送些新鲜空气,以七旬高龄还为研究生开设的新课程——化学建模,便很好地反映出这种求新求变的思维,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他视教学过程为探究过程,以小课题研究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动手、动脑,真实的探究学习体验基础上,完成课程的学习。

在唐力教授的殷切指导下,学生们获得了系统的化学教育研究、实践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一位学生曾感慨地说:“在桂林得到唐老师您热心的关怀和指导,不但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同时也对我的思维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终生不忘。”2002级一位学生在其毕业论文的致谢中说道“唐老师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化学教学研究的精神,极大地震撼着我,他是我人生路上永远的楷模。”

于教育领域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与奉献,唐力教授早已经是桃李满天下。

 

科研

1958年本科毕业之后,唐力教授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政治素质而留校任教。一年之后,在承担系里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单位安排,他开始协助当时的王副院长从事科研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在学报任职。工作繁多,难免忙忙碌碌,精力的耗费可想而知,但他仍坚持提高自己的知识与学养,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并在学报与全国性各杂志中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即便在灰色的文革岁月,他被下放到工厂,但还顶着重重压力,穿梭于艰难困苦中,尽可能地做一些科研工作。

1982年,改革与思想解放的社会气氛日浓。这一年,唐力教授获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启发,在其教授的《无机化学》课“过渡元素”一章中,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显著的教学效果不仅出人意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由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乃至将研究方向从做了20多年的无机化学转向大学老师普遍不热心的教育教学。而就在进入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伊始,他还幸运地得到了一些领导与知名人士的支持,二十多年后,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唐教授坦言这些鼓励与支持成为了他当时坚持教学研究的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是唐力教授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近30年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程序启发教学”思想的由来,首先要得益于他爱书、爱逛书店的习惯。在苏州大学进修期间,他有一次出差到上海,在外文书店,一本《Molecular Symmetry and Group Theory》的书吸引了他,尽管当时他并不了解“群论”,但该书中体现出来的一步一个台阶,通过不断自我反馈和矫正来实现学习的程序教学理论特色,让已经思考化学教学改革很久的他深受启迪。这一次的新收获,结合他此前所作的一些思考、探索,以及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酝酿出了一套系统改革中学化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思路,将程序化与启发式相融合,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启发学习动机和心理要求,再以实验为基础,有程序地引导学生进行“双基”的学习,“小步子、勤反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根据这条新思路,唐教授与同伴夜以继日地进行相关文献研究,系统性地进行各方面情况科学分析、研究假设的界定与研究方案设计,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的系统性思路。1983年秋,在前期扎实研究和成功的微型实验基础上,单点实验、多点实验、扩大实验、推广应用性实验等分步前进、规模由小到大的实验陆续开展,十多年下来,先后有国内20多个省(市)、近400所中学申请参加实验,与此同时,他主持开发出的初中、高中4个年级程序启发教材与学习辅导材料,也在各实验学校得以广泛使用,千余名中学化学教师受到“程序启发教材教法”的培训,大大小小的“程序启发教学”研讨会开遍全国,对我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程序启发教学20年扎实研究的厚实积累,也孕育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项目研究期间,唐教授在《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美国)、《教育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程序启发教学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相关研究专著3部,其中《化学教育测量》(1989)被同行认为填补了国内学科教育测量的空白;《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1994)被学术界认为“不仅是对中国教学思想一大贡献,同时也是对世界教学理论一大贡献。”他的项目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广西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3)、广西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等奖项的肯定。

而在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研究与教学方面,唐力教授的成就也令人瞩目,被誉为我国化学教学论资深专家。对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他也是及时跟进、研究,他既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也深入中小学教学一线,参加教研活动,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唐教授一直笔耕不辍,近年陆续出版《现代中学化学优化教学教程》(1997)、《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2001)、《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2004)等较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还获得了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另外,在《课程·教材·教法》、《化学教学》等期刊上陆续发表的近40篇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和赴全国各地所作的访学、讲座,也使他的研究成果与声誉广播。

 

生活

人们都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会有一双默默奉献的“双手”。对唐力教授来说,这一“双手”便是他那体贴的妻子——邓玉兰老师。

邓老师曾任桂林市三中校长,自己的公务本已极繁忙,但她非常体贴和理解丈夫,在百忙之中自己毅然包揽了一切家务和子女的教育,为的是使丈夫不为琐事所拌,专心做研究。在谈到这50年教育生涯所取得的成就时,唐力教授深有感触地表示,正因为有这样的妻子,这样和睦的家庭,他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得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妻子是她成功路上举足轻重的帮手。

从青春到垂髫,夫妻二人已经相濡以沫,携手走过近五十个年头,如今更是谁也离不开谁,而对唐教授仍在继续坚持着的研究工作,邓老师也仍在背后继续支持着。

   

余热

奉献了50年,唐力教授仍不嫌累,还在继续为教育工作忙碌着。

虽已七十有四,但老当益壮的他始终保有着一颗奉献的心。退休之后,根据学院的需要,他多次接受返聘,依旧承担了《化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2003年甚至还开创了一门新课程——《化学建模》,并编写了长达两百多页的讲义。直至2004年底,他方才退离教学一线。不过,这一年他又接受学校和学院的邀请,担任教学督导工作。他每周都坚持听2位老师4节以上的课,并在课后与授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真诚地表明自己的听课感受、提出建议,而每听完一次课,他都要写篇“听课感言”,两年时间下来,听过了化学化工学院绝大部分教师的课,也写了7万多字的“听课感言”;他还应学校的要求,将当代教学理念与学院实际结合起来,写出了约2万字的“大学教学新视角”讲义,并和全院教师进行对话式讨论,这些工作对学院教学水平,特别是一些新老师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古稀之后的生活,唐教授不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是依然沉醉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中考、高考化学试题的评析是他目前的兴趣所在,为此,他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从网络上搜索、下载各地的考试题目,仔细地比较、分析,再写出报告。

做了一辈子老师,也爱了学生一辈子。到老,他将多年辛苦研究所获得的奖励及出版稿酬,共计5万元捐赠给化学化工学院,设立学院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结语

在教育领域奋斗了50年,唐力教授把所有的青春与智慧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这份教书育人的事业。回望他5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兴趣、信念、研究、践行。因为有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虔诚热爱,才有了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浓厚兴趣与执着信念,才会毅然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改革进行严谨笃实的深入研究,才会不惧一切困难,积极践行自己的想法,并将书斋里的理论思考落实到真实、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而实现他始终怀揣于心的育人理想。

而唐力教授自己觉得这50年的艰苦努力,是一次对自己的磨练,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其中虽历尽艰辛,但所获得的经验与自信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甚至堪称无价之宝。

50年的教育人生,若非亲历者,也许很难完全体会到个中滋味,很难想象出那需要怎样的坚持与信念。但50年的风雨走过之后,唐力教授仍以行者的姿态,执着地奋斗着。

 

附:

唐力教授简介:

唐力,男,193411月出生,湖南宁乡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资深专家。195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校任教,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教授本科生的无机化学、化学原理、化学教学测量,研究生的现代化学教学论、化学实验技术与试验设计、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化学建模等课程。1988年领头申报“学科教育”(后整合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点并获得成功,成为广西师大首批学科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历任中南地区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化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会委员,广西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考试院研究员,广西师大学科中心副主任、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广西师大杂志社《中学生理科月刊》副主编。

唐力教授先后承担自治区、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国家学位委员会教育硕士课题共5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广西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3)、广西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广西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一等奖(1987)等奖项,其中“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成果曾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近400所学校推广,为我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曾在《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美国)、《教育研究》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70余篇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出版教育研究专著6部,其中《现代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此外,唐力教授还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二等奖(1997),以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词典》、《八桂英才谱》。 

唐力老师从教50周年

这几天都泡在化学系,参加首届化学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毕业3年了,好像还是头一次回来连续几天参加这种学术研讨活动。

除开一系列的报告、研讨等学术活动,这一次的论坛,还有一个主题是纪念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建设20周年和唐力教授从教50周年。那么,今天在这里想说说的,也主要是唐力老师。

任何一件事情做了50年,都可谓不易,何况唐老师的这一路,是从那样的一个年代走来。我在为唐老师的纪念画册撰写文稿时说:“50年的教育人生,若非亲历者,也许很难完全体会到个中滋味,很难想象出那需要怎样的坚持与信念。”从1983~2003,“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寒来暑往一做就是20年,涉及到20多个省市的近400所学校。一种教学模式的实验能够推广到这样的程度,真的称得上罕见,尤其是放到现今这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之下,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单凭这一点,唐老师就足以获得大家的尊敬。

##CONTINUE##

很遗憾我没有能赶得上他最风风火火的年月,当我来到桂林念书之时,他已退休好些年,程序启发教学的实验也已接近尾声,特别是在当时刚刚启动的新课程改革的喧嚣中,逐渐被湮没。所以,我们对于程序启发教学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窥豹一斑的程度。不过幸运的是唐老师还是我们的任课老师,给我们上《化学建模》和《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两门课,我们也就得以有机会和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长者近距离地接触,并聆听他的教诲。

作为一个50年代的大学生,一个从苦难的年月中奋斗出来的湖湘学子,唐老师身上分明透着那辈人的认真与耿直,以及湖南人那种敢想、敢干又执拗的劲儿。即便已经年届七十,在给我们这些小萝卜头上课的时候,也都是极认真。认真地备课,每一次都是用PPT课件来展示,而且还自编了几百页的讲义;认真地上课,每一次都是早早地来,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还耐心地回答我们的提问;认真地批改作业,我们交上去的课程论文,从观点到表达,他都耐心地批改和指正,那白纸上批注的红字,每一个都呈锯齿状,都是他用有些颤抖的手写下的,每次看到这些批改,我都感动不已。昨天与特意从河南赶过来的师兄交流,他告诉我一件往事,当年在柳州做教学实践指导的时候,柳州方面帮他们报销了153块钱住宿费,回到桂林,唐老师为这事教育了他们近2个小时,还叫他们到柳州去把钱还给人家。

而令我深感钦佩的,还有唐老师对新事物的接纳态度。据说从60岁左右开始,他的办公很多就是放在电脑上来进行了,以60岁的年龄开始学习五笔打字、文档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等这些计算机方面的操作,上课、讲学的时候基本上是随身携带着笔记本电脑;再后来就是网络,电子邮件使用得非常频繁,甚至还有MSN号,常在网上与在广州的儿子、孙子语音。尽管他自身已经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的创立者,20年的研究与实践也已经能算得上是轰轰烈烈,但面对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他没有表现出一般老年人常有的保守态度,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的更新教育思想与观念,还曾经带着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来做探究活动,仔细打磨一些科学探究的案例。

这一次做纪念画册,我因为要弄其中的文本内容,也就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他老人家,更发觉了他这70多年人生道路的成就与不易。所以,在纪念画册的最后,我做了这样的概况“回望他5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兴趣、信念、研究、践行。因为有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虔诚热爱,才有了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浓厚兴趣与执着信念,才会毅然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改革进行严谨笃实的深入研究,才会不惧一切困难,积极践行自己的想法,并将书斋里的理论思考落实到真实、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而实现他始终怀揣于心的育人理想。”

最后再说说这次纪念会吧。所谓的纪念会,其实只不过是夹杂在研讨论坛中的一个不足半小时的简单仪式而已,与想象中的情景相去甚远,和他老人家在过去50年中付出的种种努力比较起来,实在显得寒碜了些。然而,即便简单如此,筹备时候都还传出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不禁更让人有种心酸的感觉。一次纪念会,实在不应该承载那么多复杂的幕后,面对一位前辈长者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应该是一种崇敬的心情。也许是又一次“理想主义的毛病”发作,所以,我只是单纯的抱着对唐老师的敬仰去参加,只是单纯的希望这样能给他老人家,带去一点点心灵的安慰。

《芝加哥》揭示永恒不变的规则是什么

不久前看了《芝加哥》,一部根据百老汇经典戏剧改编的歌舞片,看完很有感触。

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真实的芝加哥城,我单知其“犯罪之都”的名声。也许正是缘于犯罪层出不穷这个大环境做背景,影片便直白式地表达了彼时彼地人们对鲜血几近狂热的追逐。命案发生的那一刻,也就是媒体与公众对之疯狂的开始,而且,大家最感兴趣的,永远是最新鲜的血液,这一点,在影片中对露茜的审判会结束部分,表现得尤其深刻。也许,这即是一种讽喻,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视线与热情往往也是朝夕不一,迷失在对所谓的社会热门的随波追逐里。

而整个影片故事发展的线索,当然与犯罪不会脱离干系,基本上是围绕凶杀、审判、辩护而展开,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与魅惑十足的爵士乐歌舞表演穿插表现中,揭示了法律界、演艺界的诸多潜规则,以及当时背景下的社会道德精神状态。之中出现的主要社会元素有爵士乐、监狱、媒体、刑场、法庭、剧院、名誉、金钱、凶杀、阴谋、爱情、背叛等等,情节与人物关系方面也不是特别复杂。角色以女性为主,主角即是两位犯了凶杀案的女囚,还有贪婪、霸道的女监狱长、女记者及更多的女囚犯,也许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影片是一部女性电影,甚至在个别场景(譬如6位女囚狱中探戈表演的那一段,女人为什么要杀人,是因为男人的欺骗、暴力、挑衅、侮辱、背叛)还夹杂一些女权主义的情绪。而之中两位主要的男性角色——律师比利与丈夫艾莫士,一个游戏于名利社会之间,精于操控,游刃有余,在他的手上没有一位女囚犯被判杀人罪名成立;另一个则是忠厚迟钝的小人物,他善良且有爱,在充斥了谎言、背叛、虚伪的浮华世界边缘可谓异端,所以,他的诸多努力注定是无效的结果。

##CONTINUE##

金钱、名誉是那个浮华世界中的核心价值。巨星是假的,言辞是假的,怀孕是假的,家庭背景是假的,日记是假的……出现在面对公众的台前的一切,几乎都是一场用心设计过的演出秀,而这些行动最原始的目的无外乎名利。当我们了解了“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这道法则之后,对于影片的许多出常人意料的剧情,便可以有相对容易的理解。譬如两位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威尔玛当红之时,露茜满是羡慕地观看她的表演,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爵士巨星,甚至为此目的而不惜红杏出墙,连床上亲热的时候也要情夫一边叫她大明星一边用力;在监狱之初,露茜也是极力讨好威尔玛,但威尔玛却对其恶语相向;当律师比利觉得从包装露茜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5000元),而开始热衷于担任露茜的辩护人后,二人对待对方的态度,随着各自在报纸版面上曝光度的此起彼伏而发生变化,这回轮到威尔玛来讨好露茜,极力邀其成立二人组合,不过此时尖酸刻薄的换成了受关注度更高的露茜,最终,金钱利益轻而易举地说服了原本仇视的二人,我们方在影片最后,看到了两个人舞台上的携手,在强劲的爵士乐伴奏下,她们端着两把亮闪闪的道具枪,用舞蹈动作欢快地诠释杀人的情景,而台下的观众亦是从“手沾鲜血的美艳杀手”的表演中,得到了快感,反响极其热烈,那场面让精于世故的律师比利都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摇了摇头,而影片籍此,也再一次展示了道德、精神在金钱、名誉面前的软弱无能。如若我们再广泛一点地来看,又有几个剧中人物不是受名利的左右,成为争名逐利的工具?所以,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利益可以使人放弃一切道德、情感方面的东西。于是,除了丈夫艾莫士帮妻子顶替罪名,不惜倾家荡产为妻打官司,在别人都离露茜而去之后仍然等待着与妻子一同回家,这一些情节之外,可以说,从影片中其他剧情或者人物的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的温情。

作为传媒行业的从业者,片中媒体的表现也是我关注的内容。彼时信息交流技术手段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广播与纸媒,而且信息的时空阻隔也相当严重,所以,律师比利才能翻云覆雨,一夜之间把几乎没上台表演过的露茜包装为爵士乐的super star,引发整个芝加哥对那位手沾鲜血的“爵士巨星”近乎疯狂的追逐,这一点,在今天媒体空前发达,信息传播手段空前丰富的平坦世界中,是不可想象,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比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领的实现,或者说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媒体亦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影片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提线木偶的舞台剧表演情节,即是着力表现律师比利对新闻发布会与媒体报道的把控,以及媒体的无良、无德。把持了话语权,垄断了公共信息渠道的媒体,并非抱着追寻事实真相,彰显社会良心的态度,而是追逐利益,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甘愿为某个私人来操纵,进而愚弄公众。这一片段无疑也是带着强烈的讽喻色彩,即使放到今天,这种对媒体的讽刺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封口费”、“公关稿”等等层出不穷的丑闻,也让媒体的公德越来越变成无德。

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也非常精彩,可以说是本人迄今看到过的最好的爵士歌舞演出。台上的人人几乎都是尤物,特别是凯瑟琳·泽塔琼斯卖力的演出,带着一股狠劲,也充满了十足的诱惑,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奖杯看来是实至名归。而经典的百老汇舞台演出,与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镜头完美地穿插,十分流畅地讲述故事,自然地进行讽喻,这也显示了导演马歇尔及影片剪辑人员高超的技艺,让电影版的《芝加哥》与百老汇戏剧《芝加哥》一样优秀、经典。

 

天空的“笑脸”

2008121日晚6时许,在校园里边晃荡,偶一抬头,发觉弯弯的额眉月的上头,有两颗非常亮的星星,月亮正好在这两星之间,三个天体加在一起,在夜空中组成了一张非常有意思的“笑脸”,乃本人平生所未见。

心情忽的有些激动,盘算着赶紧回到屋子里头拿相机出来。而就在行动的过程中,三二好友竟也打电话过来提醒我去拍,看来面对天象奇观,尽管我们都搞不懂它背后的故事,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仰望星空时的激动心情。

这两天也陆续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有关于此的报道,这里选摘一些解释,与大家一起分享。

##CONTINUE##

    “笑脸”是月亮、金星、木星,它们齐齐汇聚在人马座。木星体积最大,但光度最暗;而月球体积最小,但光度最亮,这主要是木星距离地球较远的缘故。近日,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由西向东追赶着八大行星之王木星。1130日傍晚,金星距离木星很近,金星在木星的西南面,光度比木星亮;初三的新月在金星的西面,正追赶着金星。121日上午9时,金星已经追上了木星,两者相距最近;深夜11时,弯月追上了木星,月亮最近木星。122日凌晨零时,月亮追上了金星,并遮掩金星。当月亮从木星和金星的中间穿插会聚时,三个天体近在咫尺,便呈现出“笑脸”。另外还会发生木星、月球、金星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和月掩金星的天象,非常罕见。(摘自《广州日报》)

《印象刘三姐》与文化创意产业(组图)


        前不久,陪同一位朋友游漓江阳朔,同时也去看了《印象·刘三姐》的演出。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个演出,但依然兴致勃勃。作为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桂林旅游的新项目,这个节目似乎越来越受欢迎,去阳朔旅游的人,几乎是必看此节目。桂林这些年似乎开发了好些类似的演出项目,譬如比印象·刘三姐还要早、且有一座专门的演出剧院的《梦幻漓江》,以龙胜梯田为主题的《龙脊》,七星公园目前正在上演的带点神话色彩的《山水·盛典》。这些演出无一例外都是提取桂林的自然风景及民俗风情中吸引人的元素,配以高科技的灯光效果及演员的表演,给游人在直接观赏到桂林山水美景之外,还可以有更多元的精神体验,同时,通过这更多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也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业的产值。

    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最核心的东西,我想应该是创意。就拿《印象·刘三姐》来说,尽管有张艺谋这块当下的金字招牌,但如果演出的创意本身不能吸引人,不能给人良好的观赏体验,也可能只是哄得了观众一时的情绪,不仅会招致骂声一片,也不可能这好几年来都常演不衰,甚至接二连三还有《印象·西湖》、《印象·丽江》等好些“印象”派系的演出项目问世。同时,这种对于创意效果的赞叹,相信也是很多人在观赏完演出之后,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CONTINUE##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似乎在国内(尤其是发达一些的地区)的热度越来越高,基本上国内的一些主要大城市都已经上马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确,作为一种高智力聚集、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很适合一些地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甚至这种创意的概念也已经渗透进很多其它的行业,以致于在衡量经济水平时,出现了“创意贡献率”的指标。根据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中的定义,创意产业是一个经济活动群组,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以生产并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与服务,更可望成为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的生产系统。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意产业的三个关键词:创意、技术、知识产权,而“创意”显然是基础,贯穿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的概念,正是一个好的、受市场欢迎的“创意”。







从时代出版传媒上市想到资本运作

20081118日,传出了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上市大会的消息。这个日子会很容易让在下记住,因为同属传媒行业的在下的东家,也曾经是选择了1118日作为成立的日子,只是距今已经整22年。

8”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实在是个吉利的好数字,满社会都是对“8”的追逐,即便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活动亦不免俗,选择了200888日(农历也是七月初八)晚8时正式开场,相当地彰显“中国特色”。而在商业领域,这方面似乎就更讲究了。也许就是基于这么个考虑,尽管借壳上市的时代出版传媒,上市的名称早在115日便已经由原来的“科大创新”改成了“时代出版”,但还是选择了这么个好日子来宣告正式成立。毕竟,中国人的大事历来喜好选在黄道吉日,号称中国大陆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实现出版主业整体上市的公司,对于业界众多正进行着上市积极筹划的出版集团来说,具备模范意义,当然要讨个好彩头;而从行业特性来说,不论出版还是关涉范围更广一些的传媒,放到市场条件下去操作,说到底也就是一场商业经营活动,商业领域讲究的东西它自然也得讲究,更何况时代出版这一回是要登陆资本市场,为资本的意志服务。

##CONTINUE##

呵呵,说回正经的。早在五六年前,即有国内某些出版单位(譬如湖南出版集团)对登陆资本市场跃跃欲试,无奈当局对于内容行业的“特别重视”与资本市场本身的一些原因,上市也只能是心里边想想,找不到现实操作的可能性。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通过与百联公司合作,借壳“华联超市”而登陆A股,成为国内出版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尔后,四川新华文轩又作为首个境外上市的出版单位,在香港H股市场成功实现IPO,进一步引爆出版行业登录资本市场的兴趣,不过这两家公司上市的仅是发行方面的资产。200711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出席第二届国际文博会时表示,13家改制后的出版单位将会在1年内上市。一个多月后,辽宁出版传媒于1221日在A股市场完成IPO,成为国内首支将编辑和发行业务打包上市的股份,也开启了国内大型出版集团改制上市的序幕。但孙副署长表态之后的这一年内,却只有安徽出版集团以其出版、印刷等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1.22亿股,从而持有科大创新61.92%的股份,实现借壳上市,而同样欲借壳上市的凤凰出版集团(借壳ST耀华)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壳ST国药),因中小股东的质疑及重组方面的问题,未能如愿,其他原本计划于本年度进行IPO的出版集团,相关工作也将延后。

目前,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糟糕的资本市场状况,相信也是一些出版集团延缓上市的重要原因;此外,政策面的状况、转企改制的程度、相关企业管理运作体系设计与股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摆在谋划上市的公司面前的一道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安徽出版集团成功上市之前,也传出了中国第一期刊《读者》出版集团启动上市步伐的消息,另有如湖南、浙江、江西、重庆等省市的出版集团以及中国出版集团,一直也在为上市做着积极的努力。尽管2008年出版集团的上市低于预期,但伴随着新闻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状况的改善,相信在接下来的三五年内,国内出版传媒类股份将会在资本市场密集登陆。

在政策面逐步宽松,经济、体制与市场环境不断成熟的背景下,资本运作目前已开始成为出版传媒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除了上市,出版单位内部资产重组,跨地域、跨行业收购、重组的经营活动,这一两年中也屡见不鲜。而依靠技术进步所造成的行业壁垒消融,与资本运作的推力之下,在经营范围方面,许多的出版集团在积极拓展出版主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跨介质、跨行业,广泛涉足领近产业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譬如IT、影视、动漫、物流、会展、教育、信息咨询行业等,呈现出一派“大传媒”运作的气象,此外,重庆出版集团等单位还曾从事房地产经营。可以说,传统的图书出版业通过近些年市场竞争的不断引入,旧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化、企业化管理与运作不断彰显,出版单位也开始真正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进一步释放出其内容产业的属性。

中山大学的直选与培养顺民的教育

今天,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结果揭晓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处在重要新闻的位置。刚刚过去的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和麦凯恩密集的选战,让我们这与美国万里之遥的国度,也被吸去不少的目光。而趁着总统大选的余温,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的这场直选,自然为媒体创造了又一道不错的吸引眼球的接续素材,甚至被很多次冠以“第一个吃螃蟹者”之名。不过,无论历史上的情况究竟如何,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这样的选举过程与操作方式,确实算得上是件新鲜事,故其本身也已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

从各方的报道内容中可看出,这样的选举具有相当的异域风味,至少和国内几十年来的“传统”迥异。密集的选战与宣传攻势,广泛地发动与民主权利的行使,从竞选纲领、团队组建、形象包装、宣传策划,到路边公开拉票演说,候选人针锋相对地进行现场辩论,各位参选者与其竞选团队可谓是真刀真枪地在选战的“腥风血雨”中冲杀;通过势力权衡、策略运用与积极努力,力图尽可能多地争取每一位拥有投票资格的“选民”同学的关注、了解、认同、支持。尽管这怎么折腾也只是一次校园领袖的选举,整个的过程只在短短的三个星期,范围也仅限于一校之地,难以有什么大的收效,但我们还是得肯定这种尝试具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之中不仅考验到候选人和其团队的素质,让他们经历了当前环境下难得的民主的体验,在校园内做了一次关于民主、民意的启蒙工作,也让我们再一次联想到当前的教育,乃至整个体制环境。

##CONTINUE##

我们的教育尽管名义上有诸多的标榜,但其实质则基本上是培养顺民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好好听老师的话、家长的话、书本上说的话,做试题的奴隶,做分数的奴隶。提问、质疑或者使用了某种不一样的方式,常为人当作一种离经叛道而被“积极矫正”,哪怕是用左手写了几个字,旁边也会有些个好心人指点着赶快换到右手才对,而不管你是不是天生的左撇子。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大学,几年混下来,发觉此地亦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氛围之下,空收纳了一些青春的面孔,依旧是教导大家好好听话,老老实实呆着。那种所谓的热烈青春与呼唤,只不过是被绑架来,抹上许多另外的颜色,作为劝导的用途,白纸黑字牢牢地定格在那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那点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只能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偷偷摸摸地做一点想念,仿若意淫一般。至于什么是民主,何以要民主,如何实现民主?则完全不是老师讲课的范围,更谈不上进行现实的真正民主实践过程的操练,当然也就无所谓民主的经验。哪怕再微观一点,仅就演说的技术或领袖的气质而言,我们今天的大学又对此做过多少真正地培养与塑造?试想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又能产生怎样的“领袖与精英”,如何来引领与支撑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前进?

再从体制的角度来看看。讲起来,学生会该是一种学生自治性质的社团组织,社团的各位负责人,理当按照社团内的相关章程,由学生自行选举产生,对同学们负责。但在行政掌控、官僚主义风气大肆侵袭整个教育体系的氛围之中,学术做不到独立,学校也做不到自治。那么,高校里最大的两个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团委会,名义上由学生自治,实则也就是行政化的学校管理部门的附庸、傀儡,沦为协助校方管理、监控学生的工具,不仅基本谈不上什么独立的性格,甚至还沾染上不少官僚的习气。既然我们的行政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大背景,那么处在体制之内的所谓的学生社团的干部,从选举过程到开展工作,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头说了算,对上头负责的具体而微的表现。真正面向学生,集中校园民意的事情,大多只是限定在文艺、体育的范围之内,凡关涉思想、运动、革新等方面的言论、活动,则属于禁区。完全不像民国时期的学生社团,为他所代表的群体争取空间与权益,同时作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参与到社会的运动与革新进程里。

或许,太多过去的事情让我们心有余悸;或许,这种状况的形成与留存在我们民族性格里面的某些基因也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说的“我们没有独立思考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缺少鉴赏能力,什么都是和稀泥”,“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允许这样做”,因为“有思考的奴隶最危险”。于是,一种更不可救药却始终发生的事实是,在文化酱缸的浸染,和长期的如此训导之下,我们也习惯了听话,习惯了放弃自我的主张,要么乖乖地俯下身子,等待“旨意”,要么心甘情愿又稀里糊涂地被些莫名其妙的什么人给代表。

在国内,这几年也偶尔听见一些直选的消息蹦出来,不过大多是些农村、社区基层直选之类的,小地方小范围的小打小闹,但几个月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冒出了一个消息说想学香港进行所谓的市长直选,让咱这个社会,特别是媒体热议了好一下,譬如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时事辩论会》,一干人等就曾摆事实讲道理,从西方宪政体系到东方古国的过去与现今,争论得那叫一个激烈。但是,直到现在,那也只能是幻想中的一个美丽肥皂泡而已。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不进行改革,代表大众的民意,为大众负责,也就往往是停留在了口头上,大众的民意也就难于找到实现的空间。而学术不独立,大学不能摆脱行政掌控的局面,校园内的自治,一切也恐怕只是空谈。就像此次即便圆满完成了一次直选的校园民主尝试,则学生社团的自治也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正地由学生自治,为学生服务。当然,在目前整个改革的大气候中,对于刚刚完成学生会主席直选操作的中山大学,和新当选的蓝国瑜同学,我们还是应该有所期待,尽管后续的工作会很艰难,很不确定。

2008/11/13

中国知网终于发了硕士论文稿费

今早上网,看到QQ群里的一则中国知网(CNKI)给已收录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稿费的消息。按照QQ群中提供的网址,打开学校图书馆的网页,发觉只是针对2008届的毕业生,忽然间心里边有点忿忿然——我的硕士论文2005年的时候就被CNKI收录了,至今没看到他们对我有什么交代!后来按通知上的号码拨电话,心里边同时也几乎做好了与其理论的准备,说明情况,答曰:往年的也付。心情方平静了些。

其实在乎的并不是那点物质上的收益,知网开出的价值300块的知网点卡与60块现金的价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去甚远,也实在是无法对得起自己做论文时付出的心血。不过习惯了免费或低价获得资源进而获取高额商业回报的知网,好歹是在版权保护方面又做出了一点工作。而且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得到了主张的机会,即便是如此的低廉,也还是可以算作一种安慰。

中国知网(CNKI)号称最大的中文学术数据库,隶属于清华同方,与万方、维普资讯同为国内三大有影响力的学术资源信息库。从出版的角度来说,知网就是一家内容提供商,是一种目前数字出版领域发展与盈利状况较为明朗的学术出版活动。它目前收录有7000多种中文期刊、1000多种报纸、300多家国内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全国各学会一些重要的会议论文等数据。这些数据经分类编辑、整理成库,再卖给有需要的机构及个人有偿使用,个人用户下载价钱为每页5毛,并不便宜。有信息透露,知网的收益在2004年即已经上亿,成为清华同方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技术手段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创生、获取与传播的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侵权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更不幸的是我们这儿是一个盗版泛滥的国度,知识产权的意识相当薄弱,而且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约束机制与维权渠道又颇不健全。估计电脑前的国人,很少能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没沾过盗版的,于是我们每个人即是盗版的受害者,又是受惠者。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版权保护的逐渐觉醒,数字版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CONTINUE##

作为一个学术内容的集成提供商,几大数据库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是技术平台而已,用来服务和赚取利润的信息内容,基本上靠购买,其自身并不具备资源的原始创生能力。而购买的途径往往是一些出版社、期刊社、行业学会、高校、研究机构等,通过与这些机构签订所谓的授权协议,然后付给他们一定的费用(基本上都是比较少的),从而获得内容;或者通过某些公关的手段,搞定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而获得某些行政的支持,得到免费或者价格极其低廉的内容资源。但非常危险的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常常忽略了一些资源的真正著作权主体——作者本人,既没有征得作者本人同意,也没有将应得的稿酬付给真正应该得的主体。

近年来,围绕着知网、万方、维普资讯这几家国内比较大的学术资源库的版权纠纷不断。规模大一点的如2005年河北32名作者投诉知网、2008480名硕士博士起诉万方、以及还正在审理中的北京104名硕士博士起诉知网等,据《中国法院网》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100余名硕士博士先后对国内的这几家学术数据库提起诉讼。这些维权行动,一方面会让我们为国内这种版权保护的现状感到痛心,而另外一方面,又会为社会与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有些欣慰。尽管这种主张权利的斗争并不容易,在一个强势的,甚至可能与权力部门有勾结的集团面前,平头百姓终归处于弱势,但我们始终还是要走出这一步才行。


PS:如若有朋友的硕博论文也被知网收录了而没有得到稿费,不妨按下面的方式联系啊。

联系人:吴 兰        联系电话:010-62791817、62791827   
传    真:010-62791817、62791814      E--mail:wl3324@cnki.net
通讯地址:北京 清华大学邮局84-48信箱 采编中心 (邮编:100084)

胡适大师的教诲

胡适

近读与胡适之先生有关的书。

其实这样的阅读放到现在进行,只能说是补课了。对这位20世纪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的中心人物,本该早就要了解的。但在我们先前所受之教育中间,不仅没有怎么提到大师的故事,反而因为意识形态等缘由,将其视作反面的典型,如此则妨碍了视听。

那天弄回来的书很多,包括传记故事、学术讲演集及人物品评之类。我先找了本《胡适:努力人生》来读,此本传记并非名家之作,特别是和同时借回来的另几本出自余英时、唐德刚这样的著名人物之手的大作相比较的话。全书主要以小说体的方式,对胡适先生生平作了全面而通俗的讲述,而且在讲述某些具体事情或观点时,摘引了一些胡适先生日记及往来书信中的言语,以资佐证或进行说明。据作者后记所言,这也是胡大师力倡的所谓的“述学法”。我对历史学知之甚少,当然不懂得这种方法的具体内涵,但粗略印象,觉得其带着一些“小心求证”的意味,似乎也是大师所强调之“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态度的一种直接反映。而且因为胡大师自己的话或文字记录的加入,也让小说体的人物传记更显真实。对如我一样,先前对胡适之先生基本不了解的人来说,看过之后也能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印象深刻。

书中提及的胡先生一些观点与认识,或许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曾经受到过这样那样的所谓批判,但放到今天来看,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特别是大师所提倡的学术独立之精神,今天的学人更是应该铭记、信守,中国历朝历代,攀龙附凤的所谓知识分子比比皆是,而学术独立精神之奉行者相比之下则没有多少。另外还有许多治学的态度、方法,譬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也都是学人们应该有的一些操守。

##CONTINUE##

那天在网上溜达,偶然发现不少胡大师的名言与手书,便赶紧收藏了,今天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的深刻道理,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










更多胡适之先生手书图片详见:http://picasaweb.google.com/youngpress/UmynEI#

六十年前的情话与今天的努力


看完《海角七号》已是深夜,本已极疲乏,却久久不能昧。

“海角七号”是一个被时光吞噬了的地址,至少今天居住在恒春的老老少少,基本上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所以,日本寄来的邮包便无法投递。然而,有些叛逆的男主角阿嘉一次好奇的拆封,终于没有让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一些唯美的文字湮没在时光里。台湾光复,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随之结束,日本来的老师也将要作为战败国的子民回去日本,不得不与那位叫作小岛友子的台湾爱人分离。带着战争留下来的心理阴霾,搭乘远行的大船,在与心爱的女孩渐行渐远中,老师带着揪心的思念,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封又一封情书。当六十多年后,情书里的文字穿插在影片之中被吟诵时,尽管看电影的人们只能通过字幕了解其中的内容,却很难不被其深深感动。也许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也都埋藏着一颗纯美爱情的种子,只是有些发芽,有些没有。

##CONTINUE##

爱情当然是影片的重要主题,如前所述,也是打动观众的重要部分。但除了爱情,小人物的奋斗同样让我们感动。影片选择台湾南部一个叫恒春的海边小镇,以日本明星演唱会的暖场表演作为故事的凝结点,意图通过小镇的风物与一些小人物,来展示南台湾普通民众为生活的积极努力。作为一个怀揣着梦想的摇滚青年,范逸臣饰演的阿嘉在经过15年的努力和“北(台北)漂”的日子,在影片的一开始,即用一句“我操你妈的台北”宣告自己带着失意向家乡的回归;在和一群“破铜乱铁”仿若闹剧一般的进行暖场表演排练的时候,尽管摇滚青年的叛逆和耍酷依旧时时发作,但总还是与大家一道做着积极的努力。而另一个同样叫友子,过气了的日本模特,尽管遭遇公司不公正的工作安排,尽管偶尔也会发一点娇小姐的脾气,待到开始工作的时候,也会认真努力,力图尽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即便老如茂伯,平日的生活里,每天骑着小摩托在恒春走街串巷,投送信件、邮包,在因为腿伤而不得不把邮递员的工作交给阿嘉来做的时候,他对邮包的分类整理,对行走路线的认真设计,也直接透露出他在工作方面的责任感;至于参加乐队表演,诚然一开始的进入有点“幕后交易”的性质,但几十岁的人了仍能很认真地学弹贝斯;我相信每位有留心的观众,都会为作为铃鼓手的茂伯在最后演出时的疯狂而忍俊不禁,而那份少见的老年人的疯狂也在不经意间感动了你我。还有那位极度敬业的“咋呼”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喜欢老板娘的修车房帮工水蛙,一直守护着与已经失踪的老婆的爱情的警察劳马,唱诗班钢琴伴奏小女生大大,这样组合起来的乐队实在有些令人崩溃,就像阿嘉自己描述的“一堆破铜烂铁”,但内心之中的音乐梦想驱使着他们携手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好了准备,为恒春的人们奉献了一次可谓精彩的演出,完成大家都以为不可能完成的暖场表演任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怕平日里在恒春那个小地方也都显得相当的默默无闻,但他们的努力却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感动。

我特别喜欢影片中的婚宴那场戏,用看似喧嚣实则温情的环境气氛,加上原住民小米酒的催化,让隐藏在每个人内心里面的情感来一次集体释放,让人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故事。影片中两次出现的彩虹,尽管有些为现代生活中的阿嘉与友子相爱推波助澜的味道,但那七彩的颜色,又何尝不是在表现这些小人物们内心里怀揣着的斑斓梦想?!

作为一部讲述音乐、爱情和梦想的电影,《海角七号》自然在音乐方面也是费尽心思。疗伤歌手中孝介自弹自唱《各自远飏》,虽然依旧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但他用沙哑嗓音,伴着主角们各自的情感片段,有如诉说一般的演绎之时,电影外面的人也感觉到无限的惆怅。而影片结尾范逸臣与中孝介一同唱起《野玫瑰》,画面则由演唱会现场切换到暮色下的庭院一角,镜头从门外慢慢推近,然后聚焦在已经年迈的友子身上,当她转身,诧异地打开那个陌生的铁盒又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再从信封中缓缓抽出爱人六十多年前写给自己的那许多甜蜜而又忧伤的情书,记忆开始回到1945年那个最后分离的码头,那份等待爱人的焦急与忐忑,那种眼睁睁看着爱人离去的刺痛……沙哑的声线、玫瑰的歌唱主题、似曾眠的爱情记忆,混在一起,在观众的心里沉淀下深刻又沉重的感动。

其实电影看得多了,纯美的爱情故事也就见识得多,就单论情书的影响力而言,此片当然不能与十年前日本的《情书》相比,但远洋旅行之中的书写,显然更能引发我的感触。曾经看艾芜的《想到漂泊》,开篇即讲起坐船南下的“平生中最难有的快事”,作为读者,我也深受感染,也许因为我也曾经有着长期的苦闷心情,又并没有过实际的漂泊,所以我也憧憬着平生能有那么一次长途的旅行与漂泊;近些天里读一本胡适的传记,书中在讲述大师生平故事的时候,对其在越洋航程中的生活与书信也多有讲述。许是这些个因素杂糅在一起,令我也忽然间开始向往一次坐上大轮船,几十日漂泊于海上的旅程。

不过《海角七号》的确是一部近年来品质不错的台湾电影。在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大师要么故去,要么远走,要么淡出之后,外来大片的冲击让原本就有些风雨飘摇的台湾本土电影更加举步维艰。导演魏德圣就是在这样的狭缝中求得生存,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投入的条件下,愣是拍出了台湾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而4亿多新台币的票房成绩,也实实在在地说明了今天的台湾人内心深处,仍然对优秀的本土电影怀着强烈的期待。希望《海角七号》的爆红不只是一个罕见个案,而是能为整个台湾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2008/10/31